在工作当中用电子表格来处理数据将会更加迅速、方便,而在各种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中,Excel以其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著称,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虽然Excel使用很简单,不过真正能用好Excel的用户并不多,很多人一直停留在录入数据的水平,本文将向你介绍一些非常使用的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将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10..两次选定单元格 12.超越工作表保护的诀窍 13.巧用IF函数 14.累加小技巧 15.怎样保护表格中的数据 18. 用EXCEL轻松处理学生成绩 19. 用EXCEL轻松准备考前工作 20. Excel的图表功能 21. 批量修改数据 26. Excel中三表“嵌套”成一表 27. 巧用Excel建立数据库大法 28. Excel最新提速大法之12绝招 29. Excel打印故障问答锦囊 首先选定需要定义格式的工作簿范围,单击“格式”菜单的“样式”命令,打开“样式”对话框;然后从“样式名”列表框中选择合适的“样式”种类,从“样式包括”列表框中选择是否使用该种样式的数字、字体、对齐、边框、图案、保护等格式内容;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样式”对话框,Excel工作簿的格式就会按照用户指定的样式发生变化,从而满足了用户快速、大批定义格式的要求。 复制是将公式应用于其它单元格的操作,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拖动制复制。操作方法是:选中存放公式的单元格,移动空心十字光标至单元格右下角。待光标变成小实心十字时,按住鼠标左键沿列(对行计算时)或行(对列计算时)拖动,至数据结尾完成公式的复制和计算。公式复制的快慢可由小实心十字光标距虚框的远近来调节:小实心十字光标距虚框越远,复制越快;反之,复制越慢。 也可以输入复制。此法是在公式输入结束后立即完成公式的复制。操作方法:选中需要使用该公式的所有单元格,用上面介绍的方法输入公式,完成后按住Ctrl键并按回车键,该公式就被复制到已选中的所有单元格。 还可以选择性粘贴。操作方法是:选中存放公式的单元格,单击Excel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然后选中需要使用该公式的单元格,在选中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选单中的“选择性粘贴”命令。打开“选择性粘贴”对话框后选中“粘贴”命令,单击“确定”,公式就被复制到已选中的单元格。 如果工作表中的数据多数是由公式生成的,如果想要快速知道每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形式,可以这样做: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菜单,选取“选项”命令,出现“选项”对话框,单击“视图”选项卡,接着设置“窗口选项”栏下的“公式”项有效,单击“确定”按钮。这时每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就显示出来了。如果想恢复公式计算结果的显示,再设置“窗口选项”栏下的“公式”项失效即可。 有时为了删除Excel工作簿中的空行,你可能会将空行一一找出然后删除,这样做非常不方便。你可以利用“自动筛选”功能来简单实现。先在表中插入新的一行(全空),然后选择表中所有的行,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再选择“自动筛选”命令。在每一列的项部,从下拉列表中选择“空白”。在所有数据都被选中的情况下,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删除行”,然后按“确定”即可。所有的空行将被删去。插入一个空行是为了避免删除第一行数据。 当你使用Excel 2000编辑文件时,在一张工作表中通常是既有汉字,又有字母和数字,于是对于不同的单元格,需要不断地切换中英文输入方式,这不仅降低了编辑效率,而且让人不胜其烦。在此,笔者介绍一种方法,让你在Excel 2000中对不同类型的单元格,实现输入法的自动切换。 新建或打开需要输入汉字的单元格区域,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有效性”,再选择“输入法模式”选项卡,在“模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打开”,单击“确定”按钮。 选择需要输入字母或数字的单元格区域,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有效性”,再选择“输入法模式”选项卡,在“模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关闭(英文模式)”,单击“确定”按钮。 之后,当插入点处于不同的单元格时,Excel 2000能够根据我们进行的设置,自动在中英文输入法间进行切换。就是说,当插入点处于刚才我们设置为输入汉字的单元格时,系统自动切换到中文输入状态,当插入点处于刚才我们设置为输入数字或字母单元格时,系统又能自动关闭中文输入法。 如果你有一大批小于1的数字要录入到Excel工作表中,如果录入前先进行下面的设置,将会使你的输入速度成倍提高。 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然后单击“编辑”选项卡,选中“自动设置小数点”复选框,在“位数”微调编辑框中键入需要显示在小数点右面的位数。在此,我们键入“2”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之后,如果在工作表的某单元格中键入“4”,则在你按了回车键之后,该单元格的数字自动变为“0.04”。方便多了吧!此时如果你在单元格中键入的是“8888”,则在你结束输入之后,该单元格的数字自动变为“88.88”。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个工作表中的某一列输入相同数值,这时如果采用“记忆式输入”会帮你很大的忙。如在职称统计表中要多次输入“助理工程师”,当第一次输入后,第二次又要输入这些文字时,只需要编辑框中输入“助”字,Excel2000会用“助”字与这一列所有的内容相匹配,若“助”字与该列已有的录入项相符,则Excel2000会将剩下的“助理工程师”四字自动填入。 按下列方法设置“记忆式输入”:选择“工具”中的“选项”命令,然后选择“选项”对话框中的“编辑”选项卡,选中其中的“记忆式键入”即可。 使用该功能不仅可以更正输入中偶然的笔误,也可能把一段经常使用的文字定义为一条短语,当输入该条短语时,“自动更正”便会将它更换成所定义的文字。你也可以定义自己的“自动更正”项目:首先,选择“工具”中的“自动更正”命令;然后,在弹出的“自动更正”对话框中的“替换”框中键入短语“爱好者”,在“替换为”框中键入要替换的内容“电脑爱好者的读者”;最后,单击“确定”退出。以后只要输入“爱好者”,则整个名称就会输到表格中。 如果你希望减少手工录入的工作量,可以用下拉表来实现。创建下拉列表方法为:首先,选中需要显示下拉列表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接着,选择菜单“数据”菜单中的“有效性”命令,从有效数据对话框中选择“序列”,单击“来源”栏右侧的小图标,将打开一个新的“有效数据”小对话框;接着,在该对话框中输入下拉列表中所需要的数据,项目和项目之间用逗号隔开,比如输入“工程师,助工工程师,技术员”,然后回车。注意在对话框中选择“提供下拉箭头”复选框;最后单击“确定”即可。 10..两次选定单元格 11.“Shift+拖放"的妙用 12.超越工作表保护的诀窍 13.巧用IF函数 14.累加小技巧 15.怎样保护表格中的数据 在Excel中输入或编辑公式后,有可能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Excel将显示一个错误信息,引起错误的原因并不都是由公式本身有错误产生的。下面我们将介绍五种在Excel中常出现的错误信息,以及如何纠正这些错误。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看起来比较复杂,似乎不用VBA宏编程而只用公式来计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其实,Excel提供的函数公式不但可以计算个人所得税,而且还有很大的灵活:可以随意改变不扣税基数,随意改变各扣税分段界限值及其扣税税率(说不定以后调整个人所得税时就可以用到。) 不管是编程还是使用公式,都得将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转化为数学公式,并且最好将这个公式化简,为以后工作减少困难。以X代表你的应缴税(减去免税基数)的工薪收入(这里的个人所得税仅以工薪为例),Tax代表应缴所得税,那么: 当500<X≤2000则TAX=(X-500)*10+500*5 =>TAX=X*10-25 ...... 依此类推,通用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缴税工薪收入*该范围税率-扣除数 在此,扣除数=应缴税工薪收入上一范围上限*该范围税率-上一范围扣除数 其实只有四个公式,即绿色背景处。黄色背景处则为计算时输入数据的地方。各处公式设置即说明如下: E3:=C3*D3-C3*D2+E2 E4-E10:根据E3填充得到,或者拷贝E3粘贴得到 C15:=IF(B15>$B$12,B15-$B$12,0)如果所得工薪大于不扣税基数,则应纳税工薪为工薪减去为零不扣税基数,否则,应纳税工薪零。 D15:=VLOOKUP(C15,$C$2:$C$10,1)查阅应纳税工薪属于哪个扣税范围。 E15:=C15*VLOOKUP(D15,$C$2:$E$10,2)-VLOOKUP(D15,$C$2:$E$10,3)查阅该扣税范围扣税税率和应减的扣除数。这里主要用到VLOOKUP函数,可查阅帮助获取更多信息。 C15,D15的公式可以合并到E15中,那样可读性会差很多,但表格会清晰一些。合并后公式:=IF(B15>$B$12,B15-$B$12,0)*VLOOKUP(VLOOKUP(IF(B15>$B$12,B15-$B$12,0),$C$2:$C$10,1),$C$2:$E$10,2)-VLOOKUP(VLOOKUP(IF(B15>$B$12,B15-$B$12,0),$C$2:$C$10,1),$C$2:$E$10,3)实际上是将公式中出现的C15,D15用其公式替代即可。 期末考试结束后,主任要求班主任自已统计本班成绩,尽快上报教导处。流程包括录入各科成绩→计算总分、平均分并排定名次→统计各科分数段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及综合指数→打印各种统计报表→制作各科统计分析图表等。有了EXCEL,我们可用不着躬着身、驼着背、拿着计算器一个一个算着学生的成绩了!
|
|站长邮箱|小黑屋|手机版|Office中国/Access中国
( 粤ICP备10043721号-1 )
GMT+8, 2025-4-2 12:54 , Processed in 0.1459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