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共建超大软件企业 中国外包进军欧美
合作内容
根据三方协议,该企业作为中印双方共同组建的大型软件企业未来五年内将提供2亿美元产值,建成后初期规模将达到5000-8000人。据有关人士透露,三方已经决定, 印度企业TCS将在新公司中占65%的股份,中方和微软共同占有35%的股份,之后再进行股权分割。
合作三方确定,2006年1月15日之前,合资公司商务条款将撰写成国家标准文本的《合同章程》,1月15日-2月28日进入《合同章程》讨论修改阶段,2月28日到3月初,签署正式的商业文本;根据印度企业的财年规定,2006年3月末,合资公司正式进入商业运营,2006年4月,将举行开业仪式。
根据协议,合作公司经营目标是,在第五年末实现不包括BPO( 商务流程外包)业务的工作总量达到5000人/年,包括BPO业务的工作总量达到6500-7000人/年。管理团队主要由印方派驻,中方派出部分管理人员,20%的工程师将来自印度,这个数字在五年后渐减少到5%,基本实现本地化管理。并在10年后上市。
合资公司董事长由发改委从“同时具有政府和企业背景,并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人选中任命,目前虽未有正式宣布,但有消息表明,董事长将由一位对软件行业“非常了解,资历很深”的司局级干部出任,并将担任合资公司法人代表。
协议中由印方推荐的合资公司CEO人选也经中方同意后正式聘用。
本报了解到,这位林姓CEO是美籍华裔,曾在ATNT工作过17年,并曾被派驻国内负责ATNT向中国的发包项目。据了解,这位新任CEO对外包业务流程非常熟悉,而且对中国市场和文化十分了解。他在中印双方商业细节谈判时已经到位,并在关键问题的谈判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发改委对此项合作提出了以下条件:首先是大规模,在第七年合资公司员工要达到1万人。其次是外向型,合资公司起步阶段业务来源以国际市场为主。90%来自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约10%,之后再逐渐加大国内市场业务,以便给国内外包企业留下发展空间。同时合资公司要为国内的软件企业快速做大提供样板,起到示范作用。最后,发改委要求在给CEO足够的运作空间的同时,由中方董事长担任法人代表,全盘掌握合资公司情况。
发改委的定力
2005年12月8日、9日,中印双方的谈判在新加坡进行,法人代表的人选成了谈判的焦点。印方代表提出,法人代表要由印方推荐的CEO担任,但中方坚持,由董事长担任法人代表。
“谈判进行得非常艰苦。”发改委中印合作项目办公室首席谈判代表曲玲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由CEO来管理公司,行使人财物的全部权力。但在65%对35%股权分割的情况下,必须要在法人治理结构上形成良性的机制。”中方对此寸土不让,坚持由中方董事长担任法人代表,由董事长授予CEO充分的权力进行企业运作。曲玲年表示,合资公司也引入了国际企业的运作规则,让执行者在章程规定范围内有足够的权力,同时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但“无论董事长和CEO,一旦超出合同章程的范围使用权力都将被罢免”。双方进行谈判的第二天,印方代表专门聘请了一位“了解中国情况的”律师就此事进行咨询之后,才最终接受了这个条件。
除了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条件外, TCS作为印度TATA集团在中国的“开路先锋”,也希望通过软件合资项目,为TATA集团未来在中国开拓钢铁、汽车、酒店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要在中国获得长期发展,自然对软件合资项目的顺利签订非常在意。
印方代表还提出,希望中国政府帮助合资公司开拓中国市场,并在政府采购上给予帮助,但未获得中方的承诺。发改委有关人士告诉本报,目前,“中印双方对超大型软件合资企业项目都非常认真。但以中国市场目前的开放程度,不可能向任何企业做出市场份额和定单的承诺。”根据双方最终协议,合资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业务由TCS公司开拓,国内市场由合资公司自己开拓。
但是微软和中方同意,在合资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向印方有限度地转移部分股权,奖励股权不超过5%,将和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如果业绩很差,中方也可能收回部分股权,目前具体细节双方将在商业计划里进行磋商。
本报还了解到,双方谈判中的另一个难点是TCS希望合资公司成为中国政府与印度“惟一”合作的软件企业。这意味着发改委今后将不再签订任何形式的印度软件合作项目,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承诺。目前,发改委有关部门正就此事进行汇报,但“同意承诺的可能性很大” 。
(责任编辑:admin)